*46、心理诊断的任务是什么?
答:1、确定状态是否正常,2、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原因。3、确定问题的程度。4、预测发展前景。
*47、简述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及矫治措施。
答:表现:临近考试和在考场上就出现紧张、担忧、注意不能集中、记忆堵塞、思维迟钝并伴随食欲不振、失眠、血压升高、手脚冰凉、腹泻严重
第四章 语文学科课程的发展趋势
1、语文课程与学科内容同构
2、语文课程与时代需求共振
3、语文课程与国际效率接轨
4、语文课程与未来发展相适应
第五章 语文学科教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载体,是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语文教材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
第九章 作文教学
第一节 作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作文教学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人品; 2、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3、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 4、能培养学生健康
61、简述心理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答:第一,研究并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制约因素,探索维护心理健康的最佳途径及有效措施。第二,研究和发现人生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与方法。第三,开展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开展面向广大群众的咨询服务活动,以增进广
81、简述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因素。
答:影响学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1)智力因素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认识水平,是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影响的共同结果。具有正常的认识能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条件,较高的智力水平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决定学习效
第十章 听话教学
2001年颁布的新课标:把“听话”和“说话”并称为“口语交际”。
第二节 中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听话能力的构成
1、辨音识义的能力
2、记忆整合的能力
3、理解语义的能力
4、评判话语的能力
中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
(一)听话心理素质的培养
1、听话正确
朱利安:朱利安是生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法国比较教育学家,比较教育的创始人。他在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比较教育”这个概念,这是比较教育的开山之作。朱利安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借鉴时代 19世纪,随着欧洲民族国家制度的兴起和产业革
填空
1、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的完满状态。
2、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健康的含义更加完整、全面。
3、不健康的心理依据心理功能受阻的程度,一般分为: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4、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1、统计测量标准2、临床病理标准
第十二章 语文教育中的智力开发
第二节 语文学科教育中智力开发的主要因素
语文能力的思维品质
1、思维敏捷性;
2、思维深刻性;
3、思维灵活性;
4、思维独创性;
5、思维批判性。
语文学习元认知:
是人们对语文学习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
第十七章 语文教育媒体
教师、学生、媒体是教学过程中三个不可缺少的实体要素。
传统教学媒体:教科书+黑板+视听媒体
现代教学媒体:教科书+多媒体+网络
第十八章 语文教育测量和评价
第一节 语文考试的历史沿革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儒家经典
语文考试的类型
(一)根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