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念
1. 二因素理论: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看成是相互独立的,在探讨具体的心理发展过程时,仍然倾向于想知道遗传因素的作用更重要,还是环境因素的作用更重要。 p10
2. 复演说 :儿童心理发展是对人类种族发展历史的重演 . p18-p19+p187
3. 比率智商:IQ=MA/CA*100. IQ是MA与CA之间的比率
#为填空;□为选择;◎名词;△问答题。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第1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理现象,带有主观性。
社会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感觉与变化。
社会心理现象的主体离不开个体,这个个体指处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受他
第6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念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定义最多的概念。目前最为流行的是弗里德曼的定义,他吸收了认知认与学习论的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成分。情感成分是态度
第四章
1. 伴性遗传:由X染色体携带的基因所决定的性状称作伴性遗传。 P62
2. 定向反应:是个体对熟悉的、喜爱的刺激的本能反应。
简答论述
1. 产前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个体发展的影响?P63-P65
答:产前发展分三个阶段:合子阶段、胚胎阶段、胎儿阶段。
2. 产前发展存在哪些致畸
第三节 加工层次的记忆理论及其研究途径
“加工层次”理论的论点
(1)记忆的久暂不取于时间,加工层次才是决定的因素;
(2)记忆依赖于提取(测验)与加工(学习)的一致性,提取线索是否有效由已记忆的信息来决定。也就是说,后来的提取过程与早先的加工过程越一致,回忆的成绩越好。
第四节 记忆
第四节 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
8.青少年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P212-P214
答:从分析自我概念的形成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入手:
自我概念的形成首先表现为青少年对自身的外貌极为关注,并会因某些不甚令个人满意的外貌特点而产生极度焦虑。其次,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亦十分重视,并逐步形成有关自己学业表现的认识。再者,青少
第一章 绪论
1、变量: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以变化的事物的属性。
自变量即刺激度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发出刺激给被试,通过实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因变量: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
儿科护理特点:内容的复杂性、工作的紧迫性、护患关系的特殊性。
儿科护理道德要求:1)要有一颗慈母般的心2)要及时为医生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3)要有治愈病人的责任感。
传染科护理的特点:消毒隔离要求严,心理护理任务重,社会责任大。传染科护理道德要求:热爱专业,具有献身精神;尊重患者,注重心理护理
第四节 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