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
一、基本情况
时间:
1921年1月4日——1931年12月
(1932年第一期《小说月报》印刷完成后与商务印书馆一起毁于1·28日寇战火,文学研究会遂自行解散)
地点:北京
主要成员:
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
文学
第三编 40年代的文学
第十四章 文协与《讲话》
文协的成立与抗战文艺
一、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成立时间地点:1938年3月27日汉口
宗旨:联合全国文艺家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完成中国民族自由解放,建设中国民族革命的文艺。
意义:30年代各文艺运动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组成的统一战线
第五章 其他流派与社团的小说诗歌创作
第一节 乡土写实小说
一、新文学的文学潮流之三——乡土小说
时间:20年代
特点:现实主义
成员:侨寓京沪等都市的乡村文学青年
内容:乡土、乡愁
形成原因:
逐渐形成的创作主体
现实的发展与文学理念的演变
理论上的主动引导(周作人最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研究对象是西方历史上各种法律思想、观点、理论和学说以及它们的产生、发展的历史和沿革的规律。有鲜明的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属于理论法学范畴,有批判借鉴作用,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理解。扩大知识面。
二、体系安排
公元前10世纪前后希腊进入奴隶制社会,探讨西
权力的平衡
1,首先要平衡掉立法权的优越性,他主张要削弱议会权力,限制议会权力的方法就是在国会内部设立参议院和众议院。众议员按人口比例由选民直接选出。参议院则对议员的财产资格做严格限制。2,其次,为了平衡权力,不仅要削弱议会的权力,与之相适应的还要加强行政和司法部门的权力。保证行政机关强而有力
五四文学杰出的女作家
冰心:对现实问题做出独特思考和理性把握
“ 问题小说”—— 五四文学时期表现各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小说(新文学运动中形成的文学潮流之一)
冰心问题小说涉及的主题:
生命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两个家庭》 )
人生意义( 《超人》 )
对爱的崇拜(母爱/
四、立法和司法的理论
黑格尔主张君主立宪,崇尚依法治国。将立法权的位置摆在王权和行政权力之后。“国家制度本身是立法权赖以建立的、公认的、坚固的基础,所以它不应当由立法权产生。”法令所规定的内容既要详明,又不能过细。批驳了历史法学派,提出了编篡成文法的主张。认为习惯法是不确定的,用它代替成文法
二、戏剧实践
春柳社与“新戏”
上海民众剧社
1921年5月成立 五四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
成员主要有欧阳予倩、沈雁冰、郑振铎等人
独立的戏剧杂志与戏剧学校
上海戏剧协社
1921年12月成立 新文化运动中戏剧实践历时最长的团体
主要成员:应云卫、欧阳予倩、洪深等
田汉与南国社
一、法律和国家的关系 两者目的都是为了善德,他们又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正义。国家是最高的社团,法律是正义的具体表现。法律的好坏是以正义作为划分标准的,人们服从城邦制定的法律,也就是实现了正义。
二,法律和政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中小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既是最好的又是稳定的。中庸。划分国
第二节 费希特的法哲学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法学家,具有浓厚的民主主义色彩。《天启学说批判》《一切启示的批判》、《知识学》、《试论公众关于法国革命的意见》、《自然权力基础》、《伦理学体系》《人类的天职》,《闭塞的商业国》、《幸福生活的途径》、《告德意志民族书》《论学者的使命》。
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