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档案工作标准的编制程序:
1、标准的征求意见阶段;
2、标准的送审阶段;
3、标准的报批阶段。
简:我国档案工作标准化的三个主要阶段:
1、草创阶段:50年4月26日,中央办公厅的《关于统一文件纸形与格式的规定》是建国后第一份档案工作标准化文件。
2、发展阶段:79年国家为加强我国的标
第四章感光材料
单选、多选
1、感光材料可分为(银盐感光材料)和非银盐感光材料两大类。
2、按照在缩微复制中的应用,感光材料可分为(摄影)用、(拷贝)用和(放大还原)用三种类型。
3、银盐感光胶片主要用于(摄影)非银盐感光胶片主要用于(拷贝)。
4、常见的非银盐胶片包括:重氮胶片、微
第六章、原件的拍摄
填空
1、缩微设备检查的内容有:(清洁检查)、(检查镜头)、(检查灯光)(检查灯光)、(检查快门系统)。
2、符号是表示原件或缩微品的某一特征或内容的(文字数码表格标记和图形)等。
3、标板是由一个或几个符号组成的,一般都不能占据胶片的(一个画幅)。
4、说明以下
第九章
名:档案学:以档案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档案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选:欧洲1571年的《综合报告——怎样才算一个完美的登记室》和《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2书是目前世界上报道最早的档案学专著。
选:第一次提到档案学一词是1804年德国《一种档案学理论思想》一书。
首
第五章银盐明胶型缩微胶片的冲洗
名解:
1、潜像:是指曝光后,在胶片上形成的不可见的、不稳定的、潜在的影像。
2、感光中心:是指形成具有感光能力的卤化银晶体颗粒。
3、显影中心:是指胶片曝光后,在感光中心形成含银量更多的部位。
4、显影液:显影液是由不同数量的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剂、
外国文化史自学考试大纲(2002年6月版)
课号:0286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外国文化史》是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共关系专业的必考课,是为了检查自学。应考者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成果的了解与掌握而设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与要求
第七章、缩微品的拷贝与还原
名词:
1、第一代缩微品:通过缩微摄影机直接拍摄而制取的缩微品称做第一代缩微品。
2、缩微品的拷贝:利用印片(或镜头成像)的方法,把缩微品上的影像转印到另一感光胶片上,制出缩微品副本的过程。
3、正像:是背景透明,线条黑暗的影像。用P表示。
4、负像:背景黑
论:当前我国档案学体系结构的特征:
1、档案学学科体系是静态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档案学体系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档案学基本门类划分上的静态性。是学科内在逻辑的集中反映,具有相对稳定性。档案学各种门类一旦被确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尽管随着不同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以及档案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许多新
第一节 政治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的涵义
制度及政治制度的定义
特点:(多选)稳定性、强制性、合法性、历时性
二、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关系
在社会各项制度中,根本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是社会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社会结果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成分。它
第八章缩微品的检索名词:
1、缩微品的检索:在缩微摄影系统中,从高密度存贮的大量缩微影像中,查到特定信息的技术称为缩微品的检索。
2、指引卡分类检索法:片式缩微胶片在盒内分类存放时,可使用指引卡区分不同的类,以此进行分类和检索的方法称为指引卡分类检索法。
填空
1、缩微品的检索技术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