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鲁迅
第一节 鲁迅的思想轨迹与文学生涯
一、少年知世人、青年知国事
二、“人立而后凡事举”——弃医从文
三、《狂人日记》——伟大的觉悟者: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
鲁迅小说的总主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宣言书
鲁迅文学创作“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第二节 鲁迅小说成就
中国现
第十章 曹禺
第一节 创作综述
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五四以来中国话剧文学的高峰:
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主题
树立了中国现代悲剧典范
高度成熟的话剧艺术
第二节 《雷雨》1933
《雷雨》的成就体现在人物形象上
繁漪形象特征——强烈冲突的性格
追求自我解放却
第一编 五四文学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 五四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性质:思想与文化的启蒙运动
目的:
烛照中国旧文化体系
建立新文化,改变人们的精神
救国
参照系:西方文化
二、核心精神:人文主义
三、主要内容:
深入批判封建文化
揭
第九章缩微品的质量检查和保存
单选:
1、用于测定缩微胶片透射密度的密度计有手动式和光电式两种类型,其中(光电式密度计)目前已被普遍采用。
2、摄影解像力值为:R=5.0*20=100(线对/MM)
3、对缩微品外观质量的检查,主要是利用(目测)的方法进行判断的。
4、按缺陷严得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三、人民主权
作为主权,就是一种普遍的强制的力所决定的。主权是不可转让,也是不可分割的,以上都指人民主权。第一,主权是不可转让的。第二,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在这主权的意志是一个整体量,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第三,主权是不可代表的。人民的议员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
第三章 郭沫若
第一节 郭沫若个性特征与文学道路
一、求学与文学写作的开始
1914 年到日本
1918 年进医学院
开始新诗写作
二、创作的喷发
1919发表新诗《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离别》等,进入“创作的喷发期”。
诗歌
历史剧
小说
1921年出版新诗历史上第二本个人诗
第十二章 普罗小说及其他小说
普罗小说:
兴起与活跃时间:20年代末~30年代初
代表人:蒋光慈、叶紫、柔石、胡也频、华汉
基本主题:革命(者)、革命+恋爱
第一节 蒋光慈、柔石、叶紫等无产阶级作家的创作
一、蒋光慈
历史地位:
普罗文学的领袖
五四启蒙文学向无产阶级文学转向
第一节 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法国启蒙思想家、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资产阶级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论法的精神》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罗马盛衰原因论》
一,自然法与法的分类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一切存在物都有他们的法。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规律。
第十六章 抗战时期小说、诗歌与戏剧创作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小说(上)
一、张天翼
30th~40th以讽刺文学著称
《包氏父子》
《华威先生》
二、沙汀:又一位著名的讽刺小说家
30th 中期已露出讽刺端倪
40th 后优秀代表作:
短篇《在其香居茶馆里》
三部长篇《淘金记》《困兽记》
二、马布利的法律思想
18世纪法国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论家。《论法治和法律的原则》《论公民权利和义务》《哲学家经济学家对政治社会的自然的和必然的秩序的疑问》《论波兰的政治和法律》,《美国政府和法律概观》《根据从1648年到现在欧洲国际法》
(一)自然法 他的自然法学说不是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