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大全

自考“中国现代史”讲义(2)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20-02-13 16:01:00

二、“人立而后凡事举”——弃医从文

三、《狂人日记》——伟大的觉悟者:封建文化的吃人本质

鲁迅小说的总主题

五四文学革命的宣言书

鲁迅文学创作“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第二节 鲁迅小说成就

中国现代小说始于鲁迅,成熟于鲁迅。因此鲁迅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其三部短篇小说集分别是:

《呐喊》(1918-1922 15篇)

《彷徨》(1924-1925 11篇)

《故事新编》(1922-1935 8篇)

一、《呐喊》《彷徨》的启蒙主义意义

鲁迅小说的总主题:暴露以家族制度及礼教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的“ 吃人” 本质。

农村经济的衰败、文化的腐朽

下层民众精神病苦、奴性、文化成因

知识者的群像

二、《阿Q正传》

僵死衰朽世界的象征:未庄

精神胜利法:阿Q的个性及其社会意义

三、《呐喊》与《彷徨》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人物

细节

语言

第三节 鲁迅杂文创作

一、杂文是鲁迅创作中量最大的门类,主要有:

《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人称“了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鲁迅说自己的杂文里有“中国大众的灵魂”。

其使命与鲁迅的小说是一致的。

二、主要内容

对封建文化、封建道德的批判

等级观念

专制主义

奴性人格

对现实社会政治的深切关注

揭露权力者及其帮闲的阴谋

引领青年的思想觉悟

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形象性

讽刺的艺术

顺手拈来、变化无穷的语言修辞

第四节 鲁迅散文诗创作

鲁迅唯一的散文诗集《野草》

(创作于1924-1926年间)

《野草》原版、法语版、德语版书影

一、思想战斗的另一个阵地

二、更多个人情怀

三、强烈的抒情性

四、大量象征主义手法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上一篇:<上一篇

下一篇:

(c)2024 www.diy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豫ICP备20220075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