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一、数据可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分为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模拟数据是在某个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
二、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分模拟信号、数据信号。
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和电磁波,
数据信号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
第九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组织变革:就是应用激励理论、个性和学习理论等行为科学的知识来取得信息,据此研究群体动力、领导、职权和组织再设计等问题,帮助组织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过程。
2.行动研究:就是运用科学方法来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与数据,把资料反馈给组织系统,在数据分析和理
第一章
1、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信息技术的根本变化,其根本动力源于人们为提高生活水平而致力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欲望。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技术的高度发展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全球范围的电话通信系统、光纤与无线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
第三章
1、信道是指传送数据和信息的物理通道,信道的通信能力是以带宽划分的,是信道上能够传输信号的最大频率范围,也就是通道的宽度,它决定了通道最大的数据传输率。数据传输率是信道的重要特征,一般用位/秒(bps)来表示。
2、数据通信按信号的传输方向,可以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
第二章
1、当今计算机系统基本是建立在“存储程序”的概念上。
2、计算机的发展以及特征:
第一代:真空电子计算机,时间大约从1946年到1957年
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时间大约从1958年到期1964年
第三代: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时间大约从1965年到1970年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
第四章
1、软件的特点: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非物理实体,它可以是一个实际问题处理过程的抽象表示。
软件的开发可是不依赖计算机硬件而编制,但是软件和硬件的功能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发展。
软件的开发至今为止还没有完全摆脱手工开发的方式,但是它已经向着简化过程的方向发展。
第六章
1、信息系统:是指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
数据的收集和输入,批把分散在各地的数据收集并记录下来,整理成信息系统所要求的格式或形式。
数据传输,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计算机网络形式,二是盘片传输。
数据存储,是将大量数据保存在磁盘磁带等存
第五章
1、办公自动化的构成:硬件设备(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软件环境(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日程安排软件、文档管理软件、通信软件);常用通信系统(可视图文系统、电子会议系统)。
2、信息技术集成的优缺点:
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不仅减少了人员的数量,而且提高每个人员的劳动
2.如果评分者在三人以上,而且又采用等级记分时,就需要用肯德尔和谐系数来求评分者信度。
3.信度估计方法及其与测验复本和施测次数的关系:
所需次数
所需复本数
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
复本信度(连续施测)
重测信度
重测复本信度
4.各种信度系数相应的误差来源(这里都是随机误差)
简答题与论述题:
简答
1,简述保护数据完整性的目的,以有被破坏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答:保护数据完整性的目的就是保证计算机系统上的数据和信息处于一种完整和未受损害的状态。这意味着数据不会由于有意或无意的事件而被改变和丢失。
数据完整性被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1)造成直接的经济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