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类型
一 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
1、根据调研任务的性质分:理论性调查研究和应用性调查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2、根据调查研究对象的范围分:普查(整体调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3、根据调查研究的作用和目的分:探索性调查研究、描述性调查研究、
第三章 劳动统计 (二) 公式比较多,但都必须记住
1 劳动力资源总量指标(即16岁及以上人口或称劳动年龄人口)是劳动力统计中口径最大的一个指标,也是人口与劳动力之间的一个衔接指标。
公式:p61
2 劳动力参与率指标有三种:一是以总人口为基数计算的劳动参与率(参加劳动的人口比例);二是以劳动力
第十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 什么是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答:数据是描述客观世界许许多多不同事务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的符号,人们用这些符号对客观事物加以刻划与描述。
数据库是按照一定数据模型组织存储在一起、能为多个用户多种用途所共享、与应用程序相对独立的相互关联的数
一、上机考试注意事项
1、应熟练运用Turbo C软件进行程序设计:源程序(*.c)à目标程序(*.obj)à可执行程序(*.exe)
2、按考试要求保存成指定的路径和程序文件名。
二、上机考试内容和要求
1、顺序和分支程序设计
1)内容:编写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和一个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第3章)
2
第二章 劳动统计(一)
简述劳动力统计的意义。
答:⑴ 劳动力统计是劳动力开发与利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⑵ 对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的测量是判断市场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⑶ 劳动力统计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之一。
⑷ 劳动力统计是劳动保障统计各项内容的基础。
1 劳动力 = 具有劳动能
第十一章 劳动关系统计
1 劳动关系是现代企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
2 劳动关系是指社会就业活动中的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雇主泛指广义的劳动力使用方,雇员则是指所有非自营方式就业的有酬就业人员。
3 简述劳动关系统计的意义。
答:⑴ 劳动关系统计是全面客观地反映我国劳动关
第四章 劳动时间统计
1 劳动时间即劳动者从事劳动的时间,是劳动过程与劳动消耗的一种自然尺度。
2 劳动时间统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劳动时间的核算,二是企业劳动时间的核算。前者为宏观经济分析服务,后者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3 劳动时间的充分利用又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内涵方面看,在单
第十四章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
1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是劳动保障各项业务信息化工作的总称。
2 劳动和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工程,两大系统,三级结构,四项功能。
3 一个工程,是指在全国范围建设一个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网络公用、信息共享、覆盖各项劳动和社会保
1、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2、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比没有意义。
3、四金工程: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金税工程。
4、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源。
5、信息和数据之间的的区别和联系?
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数
41、DSS的功能?①存储和运行各种模型; ②存储和运行各种方法; ③提供方便的人机对话接口和图形输出功能。
DSS的基本模式:由模型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和人机对话系统等组成。
DSS的基本结构:由对话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和模型库子系统组成的。
42、墨菲定律:① 工作比想象的更为复杂; ② 花费的时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