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注: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是“政党制度、议会制度和选举制度”。
第一节 政党的理论
一、政党的概念:
(一)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党下过定义:★
1.有人认为,政党是为适应选举(竞选)而建立的政治组织。是某些人为了谋求国家官职而建立的政治集团。
十二、社会保障制度。
答:1.含义: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内容: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
3.核心:社会保险
4.社会保障的功能:第一,社会稳定功能。第二,市场运行的保障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社会实践基础
答:1.历史定位: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成为毛泽东思想。
第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在社会主
简答题(25分)
1 科学的品格有哪些?
2 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有哪些?
3 确定政策目标原则
4 政策持续及原因?
5 我国的行政决策类型
论述(30分)
1 联系实际说明,公民在决策过程中的地位
2 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绝大多数政策变动是渐进调整的过程,
案例(10分)
运用咨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邓小平理论概论》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必考的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掌握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而设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开设《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这一问题作了精辟的、详细和科学的论证;对于国家起源的研究主要阐二个观点:(历史现象)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二: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以上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
2、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以及市场活动最基本的主体是:企业。
3、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
4、在我国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市场。
5、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
第十二章
重点:
一、为何坚持中国**的领导?
答:(1)中国****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地位,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的,是经过长期历史实践考验形成的。(2)在当代中国,坚持、加强中国****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前提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政治学是指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科学,是一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的学说。
※政治学不可能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规律进行简单归纳的实证科学。
一、政治的含义
(一)“政治”最初的含义:是指古希腊成邦,即城市国家,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