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旧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3、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剥削制度、剥削阶级。
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
8、两党制的特点
第一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英国议会内阁制中两党制的特点:
第一,两党的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两个大党靠竞争争夺下议院席位,由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织内阁,其成员也都是议会议员。
第二,两党采取集中制。为保证政党的议案能在下院顺利通过,政策得到有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4、检验真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宣布占领香港的年份是:1841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1849年。
3、清政府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时间是:1894年。
4、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5、邓小平
3、政治文化的分类
西方学者的区分:
(1)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
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是此种分类的标准。
(2)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
此种分类是依据政治文化中亚文化结构及其相互间关系而划分的。
(3)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
这是从政治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2、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学科名称梳理
1、哪些因素推动和促进了公共政策学的面世?(1)、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哲学思想的进步和一系列社会、人文科学的诞生和发展;(3)、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4)、决策科学的形成;(5)、行为科学的诞生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
14、无产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地位,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途径来实现的。
1、政治领导 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主
第三章 公共政策的含义、构成与功能
第一节 什么是公共政策
1、兰德公司的4W决策思考模式。即: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采取哪条行动路线?前景如何?是一种适合于人所有个体和群体的思考模式。
决策的五个基本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方法、决策结果。
2、艾斯顿(公共政策就是政府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在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