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图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图片高清
来源: 时间:2024-04-13 00:00:00
《中国近现代史》-笔记 第三章 辛亥革命
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者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日本和俄国)
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章炳麟)
继兴中会之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陆续成立。其中,以黄兴会为会长的是(华兴会)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
下列关于“民主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D)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机关报是《民报》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兴中会)
20世纪初,为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而撰写《革命军》一书的人是(皱容)
1905年~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20世纪初,皱容发表的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是《革命军》
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简述清末”新政“。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简述中国同盟会。
试述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如何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及其意义。
1911年4月27日,在黄兴的亲自带领下,120多名革命志士在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和革命政权)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后,窃夺革命果实的是(袁世凯)
袁世凯建立的北洋军阀政权代表的是(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二次革命”的战场主要在(九江、南京一带)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
1911年夏,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爆发的民众运动是(保路运动)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广州起义)
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
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四川)
简述保路运动。
简述护法运动。
试述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及其局限性。
试述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为捍卫辛亥革命果实进行了哪些斗争?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简述为什么说1912年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要鲁迅的手抄报图,图片,资料
鲁迅生平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共产党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热风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野草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鲁迅年谱
一八八一年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
一八八六年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一八八八年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啦。”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
一八九二年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一八九三年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一八九六年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一八九八年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一八九九年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一九零一年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一九零二年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F
http://imgnews.baidu.com/i?ct=520093696&z=0&tn=baiduimagenewsdetail&word=%C2%B3%D1%B8%CD%BC%C6%AC&in=24772&cl=2&lm=-1&pn=0&rn=1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2%B3%D1%B8&in=17627&cl=2&cm=1&sc=0&lm=-1&pn=26&rn=1&di=442160856&ln=2000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2%B3%D1%B8&in=30574&cl=2&cm=1&sc=0&lm=-1&pn=38&rn=1&di=1549225728&ln=2000
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tn=baiduimage&pv=&word=%C2%B3%D1%B8%CF%F1&z=0&fm=rs9
高考前历史要怎样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是在已经学习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必须防止简单地进行历史知识的重复学习,正确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复习时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时间、地点、人名、事件的死记硬背上,而是要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和掌握各个专题的知识结构。与历史概念、发展线索、阶段特征和知识结构关系密切的知识点,才是考试的重点。
三轮复习法中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在大约10个月的时间里,科学安排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6个月,进行基础复习,以教材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具体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有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无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弄清楚。这样理清重点、难点,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第二阶段3个月左右,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第三阶段近1个月,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注意跨学科综合、热点问题等。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
复习建议:
1、重点突破的高考必考点:先秦政治制度: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礼乐制度等及特点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国古代农业、商业的发展阶段特征希腊罗马近代西方代议制新中国经济建设中西科技
2、重点培养一下学生应试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3、重点突破学生的应试方法:如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的文字“陷阱”、历史现象与历史概念的本质区别、历史事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以此事件或事物取代其他事物或事件,以防“张冠李戴”等。
4、精讲讲透主干知识、重要考点、重要历史概念。
5、学生须加强识记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6、每天须抽出20分钟时间记忆、巩固教材。(历史科急需解决的问题)
7、重要题型需突破:今年高考主要考查的题型是原因类、特点类,抓二卷得分。
8、加强学科间的协调,保证学生整体提高。
9、练习上要精选习题,讲究实效,做题方法渗透于平时。
10、提高课堂效率,夯实复习效果。
具体做法: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的复习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回归教材”。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掌握基础知识的具体操作,强调三点:
1、少量多次的不间断学习
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地学习,不可一曝十寒,许多天不学习历史,将大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两天突击完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遗忘速度最快的是学习后的24小时之内,一半以上的学习内容会在这一时间段内遗忘。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率。
2、加强熟读与记忆,夯实基础知识
第一阶段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的熟读,并牢记其中的重点内容。理解是增强记忆的秘诀。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好办法。
(1)通过主动地作用于教材形成记忆。历史教材中的文字表述通常可以分为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所谓主动地作用于教材,就是我们要在学习中去区分教材中的这些不同的成分,知识成分通常是解答问题的关键,也是高考阅卷中的“采分点”,应该准确地把握,而语法成分在表述上是有很大自由度的,只要能把知识成分正确地串联起来,无须拘泥于特定的说法。因此,在学习中主动地思考教材表述中的语法成分和知识成分,在这样的理解和甄别过程中,理解和记忆也就开始形成了。我们通常说的通过理解来记忆,其含义当然比较复杂,包含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这种方法无疑是非常重要和有实效的一个操作手段。
可以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实例,教材中表述道: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在这句话中,可以作为采分点的内容只能是“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可以把这样的词叫做“核心词”,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为甄别和记忆核心词的方法。从上例中可以看到,经过甄别以后的记忆内容精炼紧凑,记忆量仅有原先的1/5。
(2)通过复述的方法检验和强化记忆。复述知识要点的方法是强化对知识的记忆和提高再认、再现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复述时可以先确定一个复述的依据,以此为提纲,逐条回忆和落实。尽量不去翻看教材,实在难以回忆起来的知识点,再通过教材来解决问题。
(3)其他几种方法。联想记忆方法,既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纵向联系,又注意中外历史的横向联系,培养一种动态时空历史观念;浓缩记忆法,抓住复杂的历史内容的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字眼,把繁杂的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图示记忆方法,把历史凝聚成点,化点为面,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特点分类记忆法,抓住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自身的特点,把所学知识,按内容性质、特征归纳分类,使本来分散的历史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进行关于知识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
关于知识的整合和迁移的方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例如:
(1)中国古代政治:先秦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古代疆域变迁。
(2)中国古代经济史:古代小农经济的产生、发展、特点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特点,江南经济的开发,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货币的发展。
(3)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古代科技史(尤其重视古代科技的特点),中国古代思想史(儒家思想发展史),文学艺术发展史,政治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应该根据历史发展的内在特点,找到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规律性的东西。
中国近现代史分为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分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国际关系、国际共产主义史等专题。 2、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来,这些阶段性呈现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横断面,这些横断面既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相应的也就会成为考查我们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现象认识的重要切人点。与考查历史发展的线索相比,考查一个历史横断面在命题上自由度更大,也就是说命题者在这种命题思路下有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的余地,同时,多数这类题目的难度也要高于依据历史线索形成的题目。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要求我们正确的划分历史阶段,然后根据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应该从哪几个领域分析其特征。
中国古代史通常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的近代史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可以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救国和革命斗争三个方面来分析;建国以后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主要是两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运动;而其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涵盖了世界近现代史的大部分内容,在每一个阶段,可以根据情况涉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科技文化几个方面。
3、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
一方面要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另一方面应针对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4、在以上做法的基础上形成通史和知识网络。
三、第三轮复习
进入第三轮复习,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冲刺阶段复习。这一阶段的复习过程中,应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到历史科的复习就应该:
1、越是临近高考越是要抓牢基础知识,将“应该拿的分”都拿到。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在考完后为丢了“应该拿的分”而捶胸顿足。这些应得分题,依据考生的实际水平,完全有可能答对,但若考生对其中的基础性知识识记欠准确,也极有可能丢分。因此,冲刺阶段仍然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多做一些背诵和基本概念、基本定义方面的梳理工作,将掌握得不是很准确的内容记准记牢。
2、有针对性、计划性做地练习题,一定要讲究实效。要在老师指导下,针对教材的重点,易考的热点,自己的薄弱点,加强针对性训练,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侧重对选择题的训练,因其不用书写,可以在短时间内做相对较多的试题;选择题是分数最大的题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类型的试题,则需要有选择地做一部分。为了节省时间,简答题只要写上三言两语的要点。问答题可只写审题角度,历史小论文也要练习,但写上四五篇即可,不必用过多精力。
3、完整地做四套的河南历史高考文综试题。“热身赛”对考生很有帮助,一方面,能够帮助大家进一步掌握答题思路和技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考生熟练把握答题节奏。此外,考生还可以通过实战积累心理调适的经验,如遇到不会做的题怎么办、遇到模棱两可难以选择的题怎么办、怎样化解紧张情绪等。
4、时间安排上也应该有个计划。考虑到历史高考一般都在上午举行,因此做题时最好也在上午训练,并且注意限时,完全按照高考的模式来。
5、整理笔记,仔细阅读以前做的练习试卷。这些笔记和卷子记录着你的学习过程,从中可以回顾史实,调整视角,了解如何审题,如何解答。对笔记中的特别记述要再认知,对做错的习题要多加审视,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广西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分享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GXU),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一省一校(Z14)联盟成员,东盟大学联盟、南亚东南亚联盟成员,广西重点支持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
一、择校
选择学校是非常重要的,明智的选择是成功的一半。择校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真题的题型。选择你擅长的,有些学校初试时主观题很多,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有些学校客观题多,比如广西大学和中山大学。注意广西大学复试时跨考是需要加试文学理论和写作的,所以初试完了以后还要好好看书,2019的加试是两道主观题和一篇作文,也刷了一些跨考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总成绩的算分细则,初试都是五百分制,但是每个学校的复试办法不一样,口语好、有志愿者经验的考生会在复试有些有优势。广西大学的成绩算法是:初试的公共课成绩÷4加复试成绩÷2,这就意味着考广西大学政治和英语要尽量高分,毕竟一分就相差一个排名。
3.师资力量以及合作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位置和数量关系着以后实习的地点。广西大学与泰国的素攀孔子学院有合作。
4.学费和培养年限,从2019届起广西大学是三年的学制,全日制学费11000,非全日制13000。选择两年学制的学校毕业会早一些,课程会比较紧。
5.学校环境。广西大学地处绿城南宁,学校很大,校车多,校门口的地铁和公交也很方便。至于学风之类的,可以去网上搜。
我选择学校的时候,初期定了两个学校,一个是广西大学,另一个是华南师范大学,两所学校都是按大纲出题,学校不公布真题,网上找到的多是回忆版的。初试的参考书目差别不大,华南师范大学一般要345分以上才能进复试,广西大学过了国家线315可以进复试,但由于19年华南师范大学报考人数太多了,在10月份报前,做真题自我测试时发现成绩大概在340左右,不能稳定在350分以上,就报了广西大学。
二、专业一:汉语基础
参考书目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第六版)
广西大学的专业一是按照大纲出题的,难度中等,一志愿上线的16个人,大多数能拿115分左右。备考专业一,要吃透现代汉语,至少复习两遍以上。特别是跨考的朋友,没有学过《现代汉语》的,第一遍看可能会觉得像天书,重点容易跑偏去研究国际音标、去研究修辞手法去了。我自己看书就白花了很多时间,有些地方难理解,后来发现跟着视频学容易多了!看书的时候一定要边看边做题,配合《现代汉语教学与自学参考》,里边有现汉的答案还有习题,帮助理解,重点放在客观题上就好。里面有一些难点比如层次分析法,可以去买丸子汉硕的小课程来看。《语言学纲要》是复试的重点,初试考的比较少,语纲和现汉有相通的地方。
三、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
参考书目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孟昭毅、曾艳兵《外国文化史》
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这本书太重要了,差不多占了专业二50分,填空、判断、简答题都有它,案例分析也需要它进行理论支撑。整本书比较有条理,自己看还是看得懂的,但是一定要梳理,因为各种流派和教学法太多了,没有时间自己整理的也可以去买相关资料。
《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比较厚,看起来可以背诵它对应的重点,大概考了25分左右。19年考了很多外国文化题,差不多25分,单看《外国文化史》是不够的,这本书也是幽默有趣,但考试时多是填空选择题,还需要多做真题,要多积累。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这本书短小精悍,两三天就可以看完,大概考10分,高、低语境常考。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这本书看起来很有趣,但没有写作时的总体框架,在考前最好自己写几篇不同的案例,引用引论的专业知识,结构清晰,才会在40分的案例分析写作里拿高分。
四、公共课
政治和英语大部分人的分数是在60分上下10分的成绩,但是考广西大学政治和英语的成绩很重要,影响着复试以后的排名,差一分就差一个名次,所以要尽力去争取。公共课的复习网上有许多大神的分享,可以自己去搜。政治我是9月底才开始复习的,推荐考研政治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和视频,听他讲课会发现哲学很有趣,10月看完视频和做完一千题以及真题,11月做八套卷,12月背小黄书,上65分一定没问题!政治真题推荐有道考神王一珉的《考研政治真题与分类解析》,有每年政治的难度系数和得分,对于精确提高选择题分数非常有帮助。我是英语专业的,只做了几套真题,所以就不分享复习经验了,但是强调一点,单词真的非常重要!特别是作者写作的情感态度方面和标题的单纯要积累好。我考完英语一出来查了3个单词,就发现在我阅读丢了6分了。
五、备考历程
一战的时候初期花了许多时间去看攻略,了解学校,当时没有抱着必上的决心去考研,只是为了准备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面试,给自己目标努力而去考的。16年的暑假看了现代汉语的书,那时候不会在网上找视频看,浪费了一些时间,10月份和11月份去实习,早出晚归也没有看书,算起来只复习了8月、9月和12月,做了10套汉硕真题。最后成绩出来了332分,上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线,却没有上国文学院的线,还挺可惜的,选择学院不一样竞争都不一样。从这就可以看出选择的重要性,国文学院在市区要求更高,也许我报考时选了文学院就上了。但当时也没有不开心,因为要去准备志愿者教师的培训了,就想着以后再战。现在发现,当时再努力一点,就不用多花一年时间去准备了,时间就是金钱啊。希望考研的人在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一定要抱着必上的决心去备考,多努力一点幸运就多一点。
志愿者两年以后,发现学历还是很重要,3月回国以后思考了一段时间自己以后要走什么路,也去尝试了一些工作,本来想着边工作边考研,但是发现没精力也没氛围,七月底就果断辞职,并到大学里租好房子买好书,八月开始复习。只有5个月的时间了,八月和九月我看完了专业的8本书,边看边做题。每天都规定当天的看书页数和做题计划,也每天看半个小时的单词,毕竟两年没有考英语还是没以前有底气了。当时每天效率在8-9个小时。九月底开始准备政治,发现看不进肖老师的精讲精练,朋友说政治不用那么辛苦的!推荐我看徐涛的政治视频,bilibili上就有资源。感谢朋友的提醒,从此早上看一个小时的视频,发现政治真是有趣,就不再犯困了。期间配合着做了肖老的一千题,每天做100道选择题,大概半个月就过了政治的第一遍复习。这里提醒不要二刷一千题,浪费时间,不如去研究真题或许做徐涛的优题库选择更好。刷完一千题去做政治真题,发现我选择题平均分是36分,就觉得应该在70分左右了。十月初我还花了五天的时间备考高中语文的教师资格证,三科都是80分以上飘过了。十月开始做汉硕的真题,发现基础是有了,但是并拿不到高分,自测在100分左右,还需要查漏补缺。十月份以后每天复习时间在10到11个小时,期间开始书本的第二遍复习,抓重点,每天做真题,大概做了35套真题。当然这些真题大都是别的学校的,广西大学的专业一是按大纲出的,刷其他学校的也可以的。复习专业二的时候,我花了许多时间在《教育心理学》,结果西大并不太考,亏了。但是西大的专业二每年的变化还是挺大的,要努力做到广博而专精。到12月做真题自测的时候发现专业一有120分,专业二115左右。
说一下考研期间的心态问题,考研的时候我每天还是比较踏实的,吃好睡好身体好,讨厌的事和不喜欢的人少接触,专心学习。复习期间遇到不懂的就问人,无论是学姐学长还是汉硕群里的战友,帮助都挺大的。丸子汉硕群里有许多大神,大家互帮互助。考试的时候要全力以赴,不要听别人说自己完了就影响自己,我看过一个朋友考完政治和英语就说没戏了,但其实他两科成绩都是75+,远比大多数人好,最后也调剂到了211。找准自己的定位,相信即使是跨考自己也能学得好,像小马过河一样,衡量一下别人眼里的深和浅。
对比一下一战和二战的分数:政治63到69,没上70分真是对不起徐涛老师,怪我没好好背小黄书,小黄书我只看了两篇,而上80分的大神说背了四五遍!英语75到66,到底是久不学习了,还蛮丢脸的。专业一100到111,是有进步的,但是有些重点没掌握好,还有些很简单的改错题,考场上脑袋短路。专业二94到96,最让我估算不到!广西大学出了许多外国文化题,考完出来我就知道拿不了高分了,但没想到这么低分。问了考第一的同学说,她好好背引论了,也在网上找了许多外国文化,所以她是唯一一个专业二上111的,其他上线的同学大都在100分以下。复习五个月,大概140天全心全意的学习,如果你花了1400小时来做这件事,相信你会做得更好。
12月底考完初试以后可以休息一段时间,2月中旬公布成绩。国家线3月15号公布,广西大学2019年在3月22到24号之间复试,22号交资料,23号下午笔试语言学,跨考的23号晚上加试文学理论,24号早上加试写作,24号面试。面试20分钟,问了一些现代汉语和引论的知识,所以考完以后还是要看书的,让老师看到优秀的你!复试前可以像备考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那样准备,要体现综合素质。广西大学调剂的比较多,一志愿和调剂的一起笔试一起面试,一定要好好准备。
六、好物推荐
网站和软件
1.研招网。百度就有了,可以看到学校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和考试科目。
2.学校官网。比如搜广西大学文学院,就可以找到调剂计划、复试计划、分数和拟录取名单等。
3.微信公众号,比如考研政治徐涛,丸子汉硕等公众号。
4.考研帮软件,可以搜到学校的回忆真题,以及备考经历。
5.知乎里也有许多大神的分享。
6.QQ群,加入进去消息更灵通,偶尔看看就好。
好用物品
1.坐垫,太实用了。
2.小零食,看书肚子饿里可以吃一点,到饭点一定去吃饭。
3.考研计划小本本,每天的计划写下来。
4.易可擦笔,用来做笔记太爽了,写错了擦一下就好。
5.专业书,一定要舍得买,边做边看!
6.一颗红心,不怕挫折,勇敢向前。
最后,祝你找到想要走的路,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