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笔直书的意思 解释,拼音
来源: 时间:2024-04-09 00:00:00
秉笔直书:书写真理的坚定态度
秉笔直书

“秉笔直书”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于书写历史的严谨态度,意指在写作时坚持真理,不隐瞒、不歪曲事实。本文将从拼音、意思、出处、基本释义、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翻译、接龙等方面对“秉笔直书”进行详细解读。
一、拼音
bǐng bǐ zhí shū
二、意思
指在写作时,遵循事实,不隐瞒、不歪曲真相,坚持真实记录。
三、出处
《左传·宣公十年》:“秉笔直书,无为而治。”
四、基本释义
1. 秉:拿着,持着;笔:笔杆;直:正直;书:书写。
2. 坚持真理,毫不隐瞒地记录事实。
五、近义词
直言不讳、实话实说、坦诚相待
六、反义词
秉笔直书曲笔、误导、歪曲
七、造句
1. 作为一名记者,他始终秉笔直书,揭示社会阴暗面。
2. 在这部历史著作中,作者秉笔直书,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古代社会。
八、翻译
秉笔直书Write the truth without reservation or distortion.
九、接龙
书生:秉笔直书,书写千秋伟业。
业精于勤:笔耕不辍,勤奋努力。
勤能补拙:直抒胸臆,勤奋补天。
天马行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总结
“秉笔直书”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强调了在写作过程中坚持真理、尊重事实的重要性。无论在历史、新闻、文学等领域,都应该发扬这种精神,为读者展现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