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的意思 解释,拼音
来源: 时间:2024-04-07 00:00:00
“韦编三绝”的释义与运用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化典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语言魅力。本文将从拼音、意思、出处、基本释义、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翻译以及接龙等方面,详细解析这个成语。
一、拼音
wéi biān sān jué
二、意思
“韦编三绝”原指古代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读得次数多了,致使牛皮绳断了三次。形容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三、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四、基本释义
1. 形容读书勤奋,刻苦钻研。 2. 比喻学问广博,造诣深厚。
五、近义词
勤奋好学、刻苦攻读、学富五车
六、反义词
懒惰成性、不学无术、浅尝辄止
七、造句
韦编三绝1. 古人云:“韦编三绝”,只有刻苦读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2. 他对学术研究有着极高的热情,堪称“韦编三绝”。
八、翻译
Leather strings of the bamboo scroll were broken three times due to frequent reading. It形容a diligent and assiduous study.
九、接龙
绝处逢生:在困境中找到出路,获得新生。
十、总结
“韦编三绝”这个成语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学者勤奋读书的场景,激励着后人努力向学,追求卓越。通过对这个成语的深入解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还能在实际运用中展示自己的语言修养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