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衷一是的意思 解释,拼音
来源: 时间:2024-04-07 00:00:00
“莫衷一是”:探寻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莫衷一是

“莫衷一是”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mò zhōng yī shì”,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面对某一问题时意见分歧、难以达成一致的情形。这个成语源于何处?它的基本释义又是什么?本文将从拼音、意思、出处、基本释义、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翻译以及接龙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一、拼音与意思
拼音:mò zhōng yī shì 意思: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二、出处
“莫衷一是”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诸侯莫衷一是,晋侯患之。”这句话描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在对待晋国的问题上意见不一,晋侯因此感到忧虑。
三、基本释义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讨论问题时,各抒己见,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四、近义词
1. 众说纷纭 2. 各执一词 3. 纷纭复杂 4. 争论不休
五、反义词
1. 众口一词 2. 一致同意 3. 异口同声
六、造句
1.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莫衷一是,需要进一步讨论。 2. 会议上的争论让领导莫衷一是,难以作出决策。
七、翻译
There is no consensus among people; opinions are divided.
八、接龙
一事无成(yī shì wú chéng)
总结
“莫衷一是”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成语,它描绘了人们在讨论问题时意见分歧、难以达成一致的情形。通过对这个成语的拼音、意思、出处、基本释义、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翻译以及接龙等方面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丰富我们的汉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