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的意思 解释,拼音
来源: 时间:2024-04-07 00:00:00
“沐猴而冠”的全面解读
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典故,常用来形容人虚有其表,缺乏实际才能。下面我们从拼音、意思、出处、基本释义、近义词、反义词、造句、翻译和接龙等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
一、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
二、意思
沐猴而冠,字面意思是猴子洗澡后戴着帽子。实际上,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虚有其表,没有真才实学,或是形容人装扮得华丽,但内心空虚。
三、出处
《史记·卷七十三·孟尝君列传》中记载:“沐猴而冠,带牛之皮。”这句话描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的门客苏代,讽刺他虚有其表,没有实际才能。
四、基本释义
1. 形容人虚有其表,没有真才实学。
2. 形容人装扮得华丽,但内心空虚。
五、近义词
1.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 花架子
3. 虚有其表
六、反义词
1. 表里如一
2. 实至名归
3. 名副其实
七、造句
1. 他虽然穿着名牌,但言谈举止却让人感觉像个沐猴而冠的人。
2. 这个人总是沐猴而冠,没有真本事,却喜欢在领导面前表现。
八、翻译
Monkey bathed and capped (refers to a person who is all show and no substance, or who appears elegant but is hollow inside.)
九、接龙
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