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之势的意思 解释,拼音
来源: 时间:2024-04-07 00:00:00
“掎角之势”的全方位解析
“掎角之势”是一个汉语成语,源于古代战争中的战术布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
掎角之势

一、拼音
掎角之势:jǐ jiǎo zhī shì
二、意思
“掎角之势”原指在战争中,军队从两个方向夹击敌人,形成一种相互支援的态势。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指事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共同对抗敌人的局面。
三、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围宋,晋悼公帅师救宋,与楚师战于析。晋军掎角,楚师退却。”
四、基本释义
1. 战争中,两个方向的军队相互支援,夹击敌人。
2. 比喻事物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对抗外敌。
五、近义词
1. 互为犄角
2. 左右夹击
3. 协力同心
六、反义词
1. 孤军奋战
2. 独木难支
七、造句
1. 在这场市场竞争中,甲乙两家公司形成掎角之势,共同对抗外资企业。
掎角之势2.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军民相互支援,形成了强大的掎角之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八、翻译
Form a pincer movement; work together to confront the enemy.
九、接龙
势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
竹报平安:zhú bào píng ān
安步当车:ān bù dāng chē
车水马龙:chē shuǐ mǎ lóng
总结
“掎角之势”作为一个富有战争智慧的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态势。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