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自若的意思 解释,拼音
来源: 时间:2024-04-07 00:00:00
“坦然自若”的全方位解读
坦然自若

“坦然自若”这个成语,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被提及,它传达了一种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态度。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
一、拼音
tǎn rán zì ruò
二、意思
形容人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从容应对,内心平静。
三、出处
成语“坦然自若”出自《后汉书·郭泰传》:“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也。少孤贫,性坦然自若。”
四、基本释义
坦然:心安理得;自若:如常。形容遇事镇定自如,毫不在意。
五、近义词
从容不迫、镇定自如、泰然处之
六、反义词
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心慌意乱
七、造句
1. 面对突然的困境,他坦然自若地应对,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2. 在比赛中,他始终保持坦然自若的态度,赢得了观众的赞赏。
八、翻译
Calm and composed; maintaining one's composur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九、接龙
若有所失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榆树钱 -> 钱途无量 -> 量力而行 -> 行尸走肉 -> 肉眼凡胎 -> 胎教音乐 -> 乐不思蜀 -> 蜀犬吠日
“坦然自若”这个成语,教会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要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以上解读,相信大家对“坦然自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