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庐的意思 解释,拼音
来源: 时间:2024-04-07 00:00:00
“初出茅庐”的全方位解析
初出茅庐

“初出茅庐”这个成语在我国广泛流传,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刚开始步入社会或从事某项工作时的青涩和稚嫩。下面,我们就从各个方面来详细解读这个成语。
拼音
初出茅庐:chū chū máo lú
意思
“初出茅庐”原指初次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或谋生。现在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刚开始从事某项工作或进入某个领域,缺乏经验和成熟。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诸葛亮初出茅庐,即逢周瑜。”这里描述的是诸葛亮初次离开隆中(今湖北襄阳),前去投奔刘备,途中遇到了周瑜的故事。
基本释义
1. 刚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或谋生。
2. 形容刚开始从事某项工作或进入某个领域,缺乏经验和成熟。
近义词
新手、新手驾到、初来乍到、羽毛未丰
反义词
老手、老江湖、老谋深算、久经沙场
造句
1. 他刚从学校毕业,初出茅庐,还需要在社会上多磨练。
2. 这位年轻的歌手初出茅庐,便赢得了观众们的喜爱。
翻译
Just starting out / At the beginning of one's career / Green behind the ears
接龙
茅庐虽小,志在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初出茅庐在这个成语接龙中,我们从“初出茅庐”接到了“茅庐虽小,志在千里”,表达了即使起点低,但只要有远大的志向,就能走向成功。
总结
“初出茅庐”这个成语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刚开始步入社会或从事某项工作的状态,既带有青涩和稚嫩,也寓意着无限的可能和潜力。希望我们在面对初出茅庐的人时,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