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不迫的意思 解释,拼音
来源: 时间:2024-04-07 00:00:00
从容不迫: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
从容不迫

“从容不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cóng róng bù pò”,它描述了一种镇定自若、不慌不忙的态度。这个成语源于我国古代文化,蕴含了深厚的哲学内涵,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一、出处
“从容不迫”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一年》:“从容不迫,可以远人不服。”这里的“从容不迫”指的是行事稳重,使人心悦诚服。
二、基本释义
从容不迫:形容态度镇定,不慌不忙。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困难、压力时,仍能保持冷静,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
三、近义词
镇定自若、沉着冷静、不慌不忙、泰然处之。
四、反义词
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心急如焚、焦头烂额。
五、造句
1. 面对突发状况,他从容不迫地应对,成功化解了危机。
2. 在紧张的考试氛围中,她依然从容不迫地完成了试卷。
3. 他从容不迫地走向讲台,开始了激情澎湃的演讲。
从容不迫六、翻译
Calm and composed; unhurried.
七、接龙
不迫——迫使——使命——命令——令人——人心——心旷神怡
八、结语
“从容不迫”是一种人生境界,体现了一个人内心的强大和智慧。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时,我们应学会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以冷静、理智的心态去解决问题,从而收获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