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数据库系统(DBS)
1.DBS由四部分组成:数据库、硬件、软件、数据库管理员。
2.数据库管理员定义及职责。(素质+职责)
3.DBS的全局结构及DBS的效益。(数据库用户+界面+DBMS+磁盘+DBS的效益)
模块化
模块(module)是由一组程序设计语句组成的集合。模块的概念类似于某些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子程序(subroutine)、函数(function)或过程(procedure)。
模块是由边界元素限定的相邻的程序元素(例如,数据说明,可执行的语句)的序列,而且有一个总体标识符来代表它。像Pascal或Ada这样的块结构语言中的
第二章 数据库设计和ER模型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总的目的要求是了解和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的全过程。首先掌握ER模型和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然后掌握概念设计中ER模型的设计方法,逻辑设计中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方法。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2.1数据库系统生存期(领会)
2.2ER模型的基本概
2.3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1.关系模型定义: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2.基本术语有:字段(属性)、字段值(属性值)、记录(元组)、二维表格(元组集合、关系或实例)。在这里,括号中的表述为关系模型中的术语。它与表格中术语可以一一对应。还有,关系中属性
模块的基本特征:
模块由以下四个属性:
①输入、输出,也称之为接口(interface)
②功能(function)
③内部处理逻辑(logic)
④内部数据(internal data)
其中,接口和功能刻画了模块的外部属性或特征,处理逻辑和内部数据则刻画了模块的内部属性。
更多更全复习资料请见自考365网校
2.2 ER模型的基本概念
1.ER模型的基本元素
实体、联系和属性
2.属性的分类(简单属性和复合属性、单值属性和多值属性、存储属性和派生属性)
3.联系的设计
4.ER模型的操作(分裂、合并和增删)
5.采用ER模型的数据库概念设计步骤
采用ER方法进行数据库概念设计分成三步进行:
首先设
课程代码:02269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 2.B 3.C 4.C 5.D
6.B 7.C 8.B 9.B 10.C
11.A 12.C 13.B 14.B 15.B
16.D 17.D 18.A 19.D 20.D
21.D 22.A 23.D 24.B
模块独立性的优点:
(1)系统容易开发:采用模块化原理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不仅容易设计也容易阅读和理解。
(2)系统可靠性高:模块化使软件容易测试和调试,因而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靠性。
(3)系统容易维护:因为程序错误通常局限在有关的模块及它们之间的接口中,所以因为变动往往只涉及少数几个模块
信息隐藏
应用模块化原理时,自然会产生的一个问题是:“为了得到最好的一组模块,应该怎样分解软件”。信息隐藏原理指出:应该这样设计和确定模块,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和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更多更全复习资料请见自考365网校《管理信息技术》课程辅导。
结构化方法的组成
结构化方法=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
1、结构化分析(SA)认为系统模型是由一系列数据流程图(DFD)组成的。这些数据流程图只显示了数据、数据的存贮以及进行数据变化的过程。由于数据流程图描述了过程之间的数据流,因此,结构化分析也称之为数据流方法(Data Flow Appro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