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三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构成了 OSI 参考模型的高层。
8.1 会话层
会话层的任务主要是在传输连接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对端用户之间的对话进行协调和管理。
会话层服务主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增强传输数据的结构性;另一个是对两个会话用户之间的数据流进行控制,这种控制不是以前讲过的流量控制
8.路由器与桥接器比较:
相同点:均为网络互连设备;
不同点:
①路由器工作在第三层,而网桥工作在第二层
②路由器通过网络地址(IP)作为转发的依据,一般耗时较长;
网桥通过物理地址(MAC)作为转发的依据,一般耗时较短;即:网桥转发比路由器快。
③路由器具有广播包抑制和子网隔离功能
1.①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
②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不确定性。
2.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处于何种地位:是硬件层的第一次扩充,是计算机系统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
1.局域网存在的两个重要特征
(1)它用带地址的帧来传送数据;
(2)不存在中间交换,所以不要求路由选择。
2.局域网对应怎样的OSI层次结构
局域网需要OSI的层一: 物理层,完成物理链路;层二: 数据连路层;层三: 网络层,完成路由选择,但任何两点直接链路可用时,就不需要这样的功能。
3.局域
1.)前导码
为101010……,共56位,为了同步。
2.)帧首定界符(SFD)
为10101011,表示一帧开始。
3.)目的地址(DA)
为MAC的物理地址,共6字节。又分为单地址、多地址和广播地址。
(1)单地址:最高位是“0”;
(2)多地址和广播地址:最高位是“1”。(广播地址时,DA同时为全“1”
1.信息处理的基本模式:①对等模式 ②客户/服务器模式。
2.网络操作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模式:①客户/服务器模式 ②对象模式 ③对称多处理模式。
3.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组成:①客户机(工作站)操作系统 ②服务器操作系统。
4.网络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两类接口:①命令接口 ②编程接口
②在网上传输VLAN信息的通信协议。
③进行VLAN间通信的第三层路由解决方案。
④同已安装的LAN系统能够实现VLAN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⑤提供具有集中控制、配置和流量管理功能的网管方案。
(3)最为关键问题的是:
①如何在整个网络范围内定义务VLAN中的成员,即VLAN划分方法。
②如何在多个交
1.什么叫同步?
相互合作的两个进程之间需要在某个(些)确定点协调它们的工作,一个进程到达了该点后,除非另一进程已经完成了某些操作,否则就不得不停下来,等待这些操作的完成。这就是进程间的同步。
什么叫互斥?
两个进程由于不能同时使用同一临界资源,只能在一个进程使用完了,另一进程才能使用,
7.)帧检验序列(FCS)
FCS是通过计算除前导码、SFD和FCS以外的内容得到的。
2.4.2 以太网与IEEE802.3(CSMA/CD标准)帧结构的比较
7 1 6 6 2 46~1500 4
前导码帧首定界符(SFD)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类型
(TYPE)数据区(DATA)帧检验序列(FCS)
以太网帧结构
7 1 2/6 2/ 6 2 46~
2.) “独臂”路由器
采用“独臂”路由器的网络方案因能消除主干网上集中式处理和高延迟的路由功能而越来越受广泛的关注。
要求:
大部分报文在VLAN内传输;
少量的报文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
这种路由器一般接在主干网上的一个交换设备上,以使得网络中的大部分报文在通过主干网时无需通过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