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80X86处理器
8086CPU两个独立的功能部件:
1. 执行部件(EU),由通用计算器、运算器和EU控制系统等组成,EU从BIU的指令队列获得指令并执行
2. 总线接口部件(BIU),由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地址形成逻辑、总线控制逻辑和指令队列等组成,负责从内存中取指令和取操作数
8086CPU的两种工作方式:
27、UNIX系统的存储管理
1、对换(Swapping)技术:这就是前面我们所学的虚拟存储器在UNIX中的应用。磁盘上设置开辟一个足够大的区域,为对换区。当内存中的进程要扩大内存空间,而当前的内存空间又不能满足时,则可把内存中的某些进程暂换出到对换区中,在适当的时候又可以把它们换进内存。因而,对换区可作为内存
第三章
1、以IBM370为例说明为什么把中断分类以及分成几类。
大型多用途机器中断源多,每个中断源单独形成入口将导致硬件实现难,代价大,因此可归类,每类给中断服务程序入口由软件转入相应处理部分。IBM370中断分为6类:机器校验,访管,程序性,外部,I/O,重新启动。
2、专用和非专用线各自的优缺点
第五章
1、试举例说明什么是“先读后写”,“写-写”,“先写后读”相关?
设有指令h,i,j,k,l,m,n依次流入流水线,若i要读数的单元正是k写数的单元,正常顺序是i先读,k再写。但由于异步流动下,k可能先于指令i被解释,从而i读到的是不正确数据(正常数据应该是k写之前的),这种相关称为“先读后写”相
第四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
1.数据库设计的内容: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
2.数据库逻辑设计的步骤:
(1)收集和分析用户要求 数据及其流动方向(箭头),对数据的加工(圆形),文件(卡片),源点和终点(方框) “由外向内,自顶而下”
(2)建立E-R模型
(3)数据库模式设计
3.数
第四章
1、在分体交叉存储器中为什么实际频宽不随M增大而线性增大?
M大-数据总线长-负载重-增加门级数-增加延迟;
顺序取指效率可提高M倍,但出现转移效率就会下降。
2、段式存储管理的地址转换过程。
程序号、段号、段内偏移量
1)由程序号找到相应的段表基址寄存器,查到段表始址和段表长度
1、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2、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系统中,操作系统怎样才会占领中央处理器?
只有当中断装置发现有事件发生时,它才会中断当前占用中央处理器的程序执行,让操作系统的处理服务程序占用中央处理器并执行
第五章 FoxPro综述
数据库每一记录最大字段数是255,可以同时打开的数据库文件数225 ,内存变量(数组)最大数65000。
1.数据类型:(1)字符型(C-254) (2)数据型(N-20) (3)浮点型(F-20) (4)逻辑型(L-1) (5)日期型(D-8) (6)备注型(M-10) (7)通用型(G-10)
2.常量: (1)字符型
虚拟存储
一、虚拟存储器
虚拟存储器是为“扩大”主存容量而采用的一种设计技巧,就是它只装入部分作业信息来执行,好处在于借助于大容量的辅助存储器实现小主存空间容纳大逻辑地址空间的作业。
虚拟存储器的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地址总线位数)决定。如32位的,则最大的虚存容量为2^32=4294967296B=4G
21、为什么说批处理多道系统能极大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
① 多道作业并行工作,减少了处理器的空闲时间。
② 作业调度可以合理选择装入主存储器中的作业,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③ 作业执行过程中不再访问低速设备,而直接访问高速的磁盘设备,缩短执行时间。
④ 作业成批输入,减少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