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大全

2020年自考管理心理学:归因的理论模式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20-04-02 20:00:22

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1958年提出的,它是从关于社会知觉的人际关系认知理论发展而来的。他把行为原因归为个人因素(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两种。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人格品质、个性特征、情绪、能力和智力、努力动机等;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他人、奖惩、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运气(机会)等。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的研究认为,在现实中,根据内因与外因、稳定与不稳定原因、可控与不可控原因,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者失败常作如下4种归因:
①归因努力或不努力的程度;
②归因能力的大小;
③归因工作(学习)任务难易程度;
④归因个人运气与机会的好坏程度

不稳定稳定内因努力、情绪、疲劳能力、聪明、身体特征外因运气、机遇任务难度、环境障碍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认为人们行为的原因十分复杂,仅凭一次观察,有时难以推断他人行为成败的原因,往往需在类似的情境中作多次观察,并根据多种线索,才能正确地做出社会行为的个人归因、他人归因或是情境的归因。于是,凯利在1967年提出将作为归因依据的外界信息资料分为3种:
①区别性(特异性)资料,即指当前某人的某种行为是否具有特殊性,与他自己当前的其他行为是否不相同(差异);
②一致性资料,即指某人的某种行为与周围其他人的这种行为是否一致;
③一贯性资料,即指某人的某种行为发生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前后行为是否具有一贯性。

辅导类别内容招生方案购买课程 套餐班紧扣大纲全面讲解,超值优惠套餐 有一定基础、自学能力强查看 购买 整专业起点低 基础差 院校专业怎么选查看 购买 专本连读无忧班省心省力省时 高效高学历直达查看 购买 旗舰班零基础报考? 三年无优学? 取名校学历查看 购买 高端定制班从报考到毕业一站式服务 五位一体扫除自考障碍查看 购买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上一篇:<上一篇

下一篇:

(c)2024 www.diy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豫ICP备20220075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