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大全

2012年7月自考“公共经济学”串讲笔记(11)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20-02-13 16:06:10

(7)有益品需要。

主要两方面:一是转移支付,属于微观方面,二是稳定经济收入,属于宏观方面。

(二)公共支出的宏观、微观模型 P73-78

1、宏观模型

(1)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

①用 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 解释公共支出的增长原因。

②早期 公共部门投资在整个社会的总投资中有较大比重;

中期 政府投资仅作为私人投资的补充。

公共支出结构在中长期变化的模型

(2)瓦格纳法则

①19世纪的德国经济学家,研究公共部门支出占GNP比例不断上升的原因。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扩大。

②成因:从政治因素看,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是国家活动规模扩大的结果。

从经济因素看:工业化、城市化、需求的收入弹性。

(3)皮考克与瓦埃斯曼的分析

①假定基础:政府喜欢多花钱,公民不愿多交税。(公共支出受税收约束)

②政府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的两原因(宏观经济解释公共支出的变化)

A.内因: 即GNP上升 收入上升 税收上升;

B.外因: 即由战争与灾难等外生变量引起的公共支出的增加。

替换效应 危机时期公共支出替换了私人支出。

检验效应 在危机或社会变动过程中,选民将认识到增加公共支出的必要性,他们能够容忍的税收水平也将提高。

2、微观模型

(1)从微观角度分析,影响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

①产出水平起决定作用;②服务环境因素;③人口变化;④公共部门投入品的价格;⑤公共部门所提供产品的质量。

(2)鲍莫尔模型 把经济部门分为累进部门、非累进部门,并根据两部门的分类,提出了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可能解释:如果公共部门生产率增长低于经济中其他部门,且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与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工资同步变动的话,那么在其余因素不变时,公共支出将会提高。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上一篇:<上一篇

下一篇:

(c)2024 www.diy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豫ICP备20220075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