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大全

2019年自考《公共政策》考点:9.1公共政策的变动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20-02-13 16:05:59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变动

1、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2、政策均衡的特征:

①政策均衡意味着社会力量对比的势均力敌;②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具有高度的合法性;③政策均衡意味着政策体系内外的协调均衡;④政策均衡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3、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有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

4、政策持续的具体原因:

①公共政策所指向的问题仍未解决;②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均衡;③目标具有长期性;④执政者的长期稳定。

5、政策持续的积极效果:

①政策的持续有助于将决策者的思想贯彻到底,从而取得实效。②政策的持续有助于保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③政策的持续可以有效地降低政府的成本。

6、政策持续的消极结果-政策僵化指的是一项长期存在、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在发展变化了的环境下,继续得以执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成为解决问题的阻力和障碍。

7、政策变动的两种类型:

①断裂型。②渐进调整型。

8、断裂型政策变动的含义:意味着原政策的中断或终止,它可能被废除,也可能通过创新,使原政策的部分或全部终结。

9、政策调整的含义:是指对实施过程中的政策作出某些必要的补充或删减,修订或修改,调整或更新,使其更加完善和科学。

10、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

①主题调整。②客体调整。③目标调整。④方案调整。⑤关系调整。

11、政策调整中的突出因素主要有:

①决策者的价值去向。②政策环境。③政策资源。

12、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是渐进性的。

13、绝大多数政策变动遵循渐进调整路线的原因:①利益钢性的限制。②现行政策的制约。③公共意志的趋中。④变革成本的约束。⑤人类理性的局限。⑥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关链接:

2019年自考《公共政策》考点汇总

自考365官方微信号:wx_zikao365 关注有惊喜!

考试机会减少的情况下 如何高效备考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上一篇:<上一篇

下一篇:

(c)2024 www.diy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豫ICP备20220075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