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站导航

热点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大全

2019年自考《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26)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20-02-13 16:03:12

一、名词解释

1.发展 2.个体发展心理学 3.关键期或关键年龄 4.横断研究法 5.纵向研究法

6.社会性发展 7.道德认知 8.认知 9.依恋行为 10. 性别社会化 11.第二性征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同一时间里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2.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进行系统的定期观察和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3.首先在同一时间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这种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  B.纵向研究法  C.群体序列研究法  D.交叉研究法

4.儿童掌握母语的过程和几个主要的阶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  )

A.相似的  B.不同的  C.部分相似的  D.无关的

5.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提出人脑先天就具有一种能够对语言进行加工的装置,叫做 语言获得装置 的学者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皮亚杰  D.乔姆斯基

6.所谓有序的变化,是指变化是一层一层上升的,而且在变化中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特征,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征。这种有序的变化就是(  )

A.发展  B.进化  C.成熟  D.提高

7.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是(  )

A.发展心理学  B.个体发展心理学  C.民族心理学  D.老年心理学

8.12岁至18岁的学生处于发展的(  )

A.婴幼儿期  B.儿童前期  C.儿童后期  D.青少年期

9.儿童在2至3岁时是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时期?(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

10.儿童在4至5岁时是开始学习哪种语言的关键年龄。(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内部语言  D.本族语言

11.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2.强调先天遗传因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  B.精神分析  C.结构主义  D.人本主义

13.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4.选择古代哲学家经常采用的 假设两难情境 ,编制 道德两难故事 ,作为引发儿童道德判断的工具,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5. 如果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说这段话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16.发现小动物早期会产生 印刻 现象的生物学家是(  )

A.巴甫洛夫  B.华生  C.艾利克森  D.劳伦兹

17.皮亚杰认为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皮亚杰认为2-7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9.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皮亚杰认为在儿童1l、12岁以后,儿童的认知水平就进入到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1.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说明儿童的认知水平发展到了(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青少年不再将思维局限于具体的事物上,而是运用抽象的概念,提出合理的可行的假设并进行验证,思维开始具有较大的弹性和复杂性。这说明认知水平发展到了(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3.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是(  )

A.社会性发展  B.认知发展  C.情商发展  D.人格发展

24.哈罗的恒河猴研究中的小猴子依恋于柔软的绒布妈妈猴的现象,以及劳伦兹的小鸭印刻实验中的小动物的追随行为等等,都属于(  )

A.依恋行为  B.亲子行为  C.学习行为  D.团结行为

25.一般情况下,父母常常鼓励男孩顽皮,多尝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要勇敢、坚强、不怕吃苦。而对于女孩,父母常常鼓励她们文雅、听话、安静、多做家务劳动,在活动中通常要她们勤劳、踏实、可爱。这表现了(  )

A.家庭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B.学校教育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C.教师群体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D.同学、同伴群众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影响

2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丹玛克曾分析五个国家的初级课本,他发现,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但却显示出共同点:即所有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传统,使男女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这种现象揭示出  (  )

A.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B.学校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7.魏茨曼曾收集了18种获奖的幼儿读物,分析后发现,男性多被描述为主动的、勇敢的、机敏的、助人的和处于领导地位的;而女性则被描述为被动的、漂亮的、讨人喜欢的,并大多为家庭妇女。这表现了(  )

A.家庭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B.社会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书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群体中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8.教师一般认为男学生应坚强些,女学生应柔弱些,所以教师对男生更严格,并鼓励他们从事更困难的任务,对女生更耐心,女生在学业方面有更多机会得到教师的表扬。这表现了(  )

A.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B.教师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9.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适合男性的人格特征多半与成就、事业相联系,适合女性的人格特征多半与情感、人际关系有关。这表现了(  )

A.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B.教师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D.同伴群体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30. 为了逃避惩罚而服从于权威或有权力的人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1.认为能获得赞扬和维持与他人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的。注意遵从朋友或家庭的标准来维持好的名声。开始接受来自他人的社会调节,并依据个人违犯规则时的意向来判断其行为的好坏。这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2.个体盲目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只遵从其他个体的标准,而是遵从社会秩序。这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3.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既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达到这一发展水平的人将具有高度个体化的道德信念,它有时是与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社会秩序相冲突的。这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都不是

34.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的主要课题是解决什么问题?(  )

A.自我同一性  B.自我意识  C.自我评价  D.自我控制

35.人生从20岁左右到65岁左右这一段时期,发展心理学认为是(  )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6.个体从18、19岁到45岁左右,发展心理学称其为(  )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7.人生从45岁到65岁这一段时期,发展心理学认为是(  )

A.成年期  B.成年初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38.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的智力从总体上来说,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但这通常是指(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一般智力  D.超常智力

39.那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比如言语理解、常识等,这种智力非但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反而会增高。这指的是(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一般智力  D.超常智力

分享:

qq好友分享 QQ空间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微信分享 更多分享方式

上一篇:<上一篇

下一篇:

(c)2024 www.diy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teMap 联系我们 | 豫ICP备2022007582号